- 相關推薦
勞而無功的成語典故故事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勞而無功的成語典故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是猶推舟子涉地,勞而無功。
釋義功,功效。花了勞力卻收不到功效。形容白費力氣。
故事孔子作為有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極力主張以仁義道德來治理國家,恢復過去周朝的禮制。他認為統(tǒng)治者只要用仁義來感化百姓,處理諸侯國之間的關系,恢復禮制,天下就會安定。為此他曾周游列國,向各諸侯國國君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并請他們采納。遺憾的是,他的那些政治主張并不像他的教學見解那樣受人敬佩和歡迎,到處碰壁?鬃拥膶W生顏回便去問魯國一個叫太師金的官吏:我的老師孔子到處游說,勸人家接受他的主張,可是到處碰壁。這次去衛(wèi)國,你看情況會怎樣?大師金搖搖頭說:我看還是不行,F(xiàn)在戰(zhàn)亂四起,各國國君為爭地盤都在忙于打仗,對你老師的仁義道德那一套非常反感,誰會去聽那些不合時宜的說教呢?如蔡、陳兩國就是如此。如果到衛(wèi)國去游說,肯定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太師金又舉例作進二步解釋:船在水里是最好的運輸工具;車是陸上最好的運輸工具。如果硬要把船弄到陸上來運貨,那是白費力氣,勞而無功。你的老師要去衛(wèi)國游說,好比是把船弄到陸上去運貨一樣,其結果,必然是勞而無功,可能還會招災惹禍。你們不要忘了去陳國的教訓,那時你們到陳國不是沒人理睬,而且七天弄不到飯吃嗎?
成語名稱:勞而無功
成語拼音:láo ér wú gōng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評價一個人做事。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勞:勞累,勞苦;功:成效,功效;肆鈪s沒有成效。
成語來源:春秋·齊·管仲《管子·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成語造句:老舍《四世同堂》:“她會一定把輸錢的罪過都歸到他身上,不但勞而無功,而且最在不赦!
【勞而無功的成語典故故事】相關文章:
集思廣益的成語故事及典故10-13
朝秦暮楚的成語故事及典故11-22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07-08
成語典故08-29
成語典故06-25
關于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通用08-02
中國成語典故01-22
成語典故大全12-17
葉公好龍成語典故01-20
愛屋及烏成語典故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