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題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考試題,考試題是命題者根據(jù)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考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題 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深山樹木長不齊.荷花出水有高低”。這句話表明,在學生發(fā)展過程中存在(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互補性
D.個體差異性
2.課堂上小花指出劉老師對于某個問題的解釋有錯誤。劉老師惱羞成怒地說:“小花,你厲害,以后你替老師上課好了!”關于劉老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維護了老師自身的權威
B.傷害了學生的自尊
C.有效地控制了課堂的無關行為
D.保證了教學任務順利地進行
3.王老師認為聽話、成績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對于那些考試考前幾名的學生總是格外照顧,老師的這種做法忽視的是( )。
A.學生的完整性
B.學生的個體性
C.學生的獨立性
D.學生的發(fā)展性
4.某老師為了貫徹素質(zhì)教育的觀念,在班級中組織了繪畫興趣小組,規(guī)定每個同學都必須參加。這位老師的做法( )。
A.正確,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
B.錯誤.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
C.錯誤,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D.正確.體現(xiàn)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5.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教育工作,( )全國的教育事業(yè)。
A.分級管理,分工負責
B.統(tǒng)籌規(guī)劃,以縣為主
C.統(tǒng)籌規(guī)劃,協(xié)調(diào)管理
D.統(tǒng)一管理,分工負責
6.關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jié)目、公開出版物、網(wǎng)絡等的做法錯誤的是( )。
A.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
B.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住所
C.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照片
D.可以披露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7.依據(jù)相關法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十二歲的李某在父母離異后跟隨父親居住,其生母無需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
B.十五歲的王某脫離父母監(jiān)護,單獨居住
C.八年級學生小剛曠課后.班主任立即與其父母取得聯(lián)系
D.學校附近的營業(yè)性歌舞娛樂場所允許十六周歲的學生進入
8.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對特殊教育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特殊教育學校的根本目的是幫助殘疾適齡兒童、少年提供特殊場所,助其康復
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jù)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
C.特殊教育學校(班)應當具備適應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康復、生活特點的場所和設施
D.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慮到每個孩子個體內(nèi)在及個體之間的個別差異
9.以下( )不屬于法律所規(guī)定的教師可享受的醫(yī)療待遇。
A.定期健康檢查
B.安排休養(yǎng)
C.免費醫(yī)療
D.提供醫(yī)療便利
10.11歲的小強去某網(wǎng)吧,網(wǎng)吧下列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的有( )。
A.允許小強進入但不超過兩小時
B.未阻止小強進入
C.不允許小強進入
D.要求小強由成年人帶領進入
11.小壯由于玩耍鞭炮導致左手殘缺,但智力未受損,六周歲父母送其入學時,某小學以其身體有殘疾為理由拒絕其入學,該學校的做法( )。
A.正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B.正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錯誤,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D.錯誤,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在談到“促進公平”的工作方針時,提出教育公平的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和( )。
A.扶持困難群體
B.扶持農(nóng)村群體
C.扶持特殊群體
D.扶持低收入群體
13.劉讓賢在青藏高原的七溝八梁窮僻山村當小學校長。這個學校20多年先后分來38位教師,走了32位,最長的干了兩年,最短的只呆了半年。而劉讓賢卻成了這個學校的長期守望者。他甘守清貧,為山村教育事業(yè)默默奉獻自己的一切。劉老師的做法符合教師職業(yè)道德( )的要求。
A.愛國守法
B.愛崗敬業(yè)
C.關愛學生
D.為人師表
14.作為教師,對待下圖的情況,我們應該( )。
A.廉潔從教,拒絕一切禮物
B.來者不拒,“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C.恰當接受,學生自制的小禮物
D.公平公正,收禮后也要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15.一位小學老師能夠做到熱愛祖國和人民,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并能夠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guī),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這位老師的做法符合( )的要求。
A.愛國守法
B.愛崗敬業(yè)
C.關愛學生
D.終身學習
16.“不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是《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關于( )方面對教師的具體要求。
A.關愛學生
B.教書育人
C.愛崗敬業(yè)
D.為人師表
17.下列地形中,形成的原因與其他地形形成的原因不同的是( )。
A.喜馬拉雅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東非大裂谷
D.科迪勒拉山系
18.“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的是( )。
A.中秋
B.端午
C.重陽
D.清明
19.《賣報歌》是以下哪位音樂家的作品?( )
A.冼星海
B.聶耳
C.賀綠汀
D.華彥鈞
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家用冰箱不宜存放汽油、乙醇等易燃性液體
B.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時,應對準火焰的底部噴射
C.火災現(xiàn)場中首先對人體造成危害的一般是煙霧和毒氣
D.發(fā)現(xiàn)室內(nèi)燃氣泄漏,應打開門窗.關閉氣源和大功率家用電器
21.關于下面這幅畫,作者和作品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大干——《振衣千仞崗》
B.徐悲鴻——《愚公移山》
C.徐悲鴻——《八駿圖》
D.徐悲鴻——《田橫五百士》
2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魯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
A.閏土
B.阿Q
C.涓生
D.四鳳
23.長篇小說《紅與黑》的作者是( )。
A.巴爾扎克
B.都德
C.司湯達
D.莫泊桑
24.下列選項中,描寫在西漢末期與匈奴單于和親,穩(wěn)固邊疆的人物的是( )。
A.西施浣紗
B.貂蟬拜月
C.昭君出塞
D.貴妃醉酒
25.下列選項中,年齡與稱謂對應不正確的'是( )。
A.女子13歲——豆蔻年華
B.男子20歲——弱冠
C.女子15歲——及笄之年
D.男子50歲——不惑之年
26.雙擊Word文檔中的圖片后將( )。
A.選中該圖片
B.彈出快捷菜單
C.啟動圖形編輯器進入編輯狀態(tài),并選中該圖片
D.給圖片加文本框
27.以下關于使用Excel填充柄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當首單元格為數(shù)值格式時,直接拖動,生成步長為1的等差序列
B.當首單元格為文本格式時,直接拖動,數(shù)據(jù)逐漸增加
C.當首單元格為文本格式時,直接拖動,數(shù)據(jù)不變
D.當首單元格為日期格式時,直接拖動,日期逐漸加1天
28.關于小王、小李和小張,我們知道他們?nèi)酥幸晃皇锹蓭,一位是醫(yī)生,一位是教師,并且我們還知道:小張比教師的年齡大;小王和醫(yī)生不同歲;醫(yī)生比小李年齡小。
由此可知( )。
A.小王是律師,小李是醫(yī)生,小張是教師
B.小王是醫(yī)生,小李是教師,小張是律師
C.小王是教師,小李是律師,小張是醫(yī)生
D.小王是教師,小李是醫(yī)生,小張是律師
29.有甲、乙、丙、丁四個朋友,他們分別是音樂家、科學家、天文學家和邏輯學家。在少年時代,他們曾經(jīng)在一起對未來做過預測。
當時,甲預測說:我無論如何也成不了科學家。乙預測說:丙將來要做邏輯學家。丙預測說:丁不會成為音樂家。丁預測說:乙成不了天文學家。事實上,只有邏輯學家一個人預測對了。
那么,這四位朋友都分別是什么“家”呢?( )
A.乙是邏輯學家,丁是天文學家,甲是科學家,丙是音樂家
B.甲是邏輯學家,乙是天文學家,丙是科學家,丁是音樂家
C.丙是邏輯學家,甲是天文學家,丁是科學家,乙是音樂家
D.丁是邏輯學家,丙是天文學家,乙是科學家,甲是音樂家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某學校課堂上,一名學生覺得語文老師的課講得沒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文學書,被上課的李老師發(fā)現(xiàn)。李老師認為有責任將違紀情況告訴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況后,批評了學生。學生不服,理由是老師講得不好,不如閱讀文學有收獲,而且自己的作文寫得很好,不需要上語文課了。班主任無法說服,就請來學生的家長。家長把孩子帶回去,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頓,最終導致孩子對班主任的行為產(chǎn)生強烈反感,嚴重挫傷了學*-7的積極性。
問題:
運用職業(yè)理念的相關知識,評價班主任老師的行為。(14分)
31.材料:
自從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時從早上的早讀課開始他就到班檢查,中午還經(jīng)常到班上了解情況,晚上也要等學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總要對學生千叮嚀萬囑咐,生怕沒做到自己該做的事情。但是,他自己每天卻不注意保持班級衛(wèi)生,甚至被學生發(fā)現(xiàn)上早自習的時候在教室外吸煙……滿以為盡到了做班主任的責任,可是有些同學不理解,認為老師跟得太緊,像監(jiān)督他們一樣,甚至有些同學對老師產(chǎn)生抵觸情緒。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yè)道德行為角度,評析班主任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材料:
南懷瑾的故鄉(xiāng)是浙江溫州樂清。
1955年。在窘困的處境下。南懷瑾完成并出版了他來臺灣的第一本書——《禪海蠡測》。不久,南懷瑾舉家遷居臺北龍泉街,住在一個菜市場附近。這里環(huán)境更為惡劣,污穢堆積的菜市場臭氣熏天,販夫走卒吵吵嚷嚷地喧囂終日。但南懷瑾身居其中卻充耳不聞。他經(jīng)常右手執(zhí)筆疾書,左手抱著幼子,雙腳還要不停地蹬著搖籃,以防其中的嬰兒哭鬧。如此困頓境遇,南懷瑾仍能安貧樂道,恬淡為樂,在資料極其缺乏的情況下,憑著驚人的記憶完成了《楞嚴大義今釋》和《楞伽大義今釋》兩部傳世之作。
1963年,南懷瑾受聘于輔仁大學,他在輔仁大學正式開設了《易經(jīng)》課程?墒钦n只開了一年。南懷瑾就主動停止了。原因是他講課太受歡迎,每次上課學生一直擠到窗外,這與一些老師的課形成了強烈對比,為了避免造成別人的不愉快,南懷瑾急流勇退。
1969年,南懷瑾不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日趨式微,振臂而起,創(chuàng)立以東西文化交流融合為目的的“東西精華協(xié)會”。
1985年7月4日,南懷瑾離開居住了三十六年的臺灣,乘機抵達美國。1986年,南懷瑾在華盛頓單獨成立了“東西學院”,致力于東西方文化溝通。
已到古稀之年的南懷瑾,離開故土多年,思鄉(xiāng)之情越來越濃。1988年,南懷瑾移居香港,中共溫州市委的書記董朝才等來訪,和他商討關于金溫鐵路的事情。南懷瑾以蒼生為念,為造福桑梓而不避艱險.挺身做了金溫鐵路的催生者。
幾乎與催生金溫鐵路同時,南懷瑾的著作在大陸也開始掀起熱潮。199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隆重推出他的《論語別裁》《禪與道概論》《歷史的經(jīng)驗》。這些著作出版后,立即引起轟動,幾經(jīng)再版印刷,仍供不應求。次年冬月,上海佛學書局恢復伊始,便推出國內(nèi)信眾早已盼望的南懷瑾佛學專著——《一個學佛者的信念》《楞嚴大義今釋》……一本又一本的著作在大陸問世,將大陸“南懷瑾熱”推向了新的高潮。
修鐵路只是南懷瑾畢生的一個愿望,他真正要做的是為子孫后代修一條大道路,這便是修一條心路,一條使中華民族通向希望的心路:重整文化斷層,推動兒童讀經(jīng)運動。有形的路再難也易修,而修這條心路要比有形的路更艱苦。
(節(jié)選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1)賞析畫線句子:“有形的路再難也易修,而修這條心路要比有形的路更艱苦!(4分)
(2)通讀全文,作為一名國學大家,南懷瑾在研究與傳承傳統(tǒng)文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貢獻?請簡要概括。并簡要分析南懷瑾這一人物形象。(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等待,如同企鵝登陸前的蓄勢,默默沉潛只為騰空而起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等待,好似曇花一現(xiàn)前的醞釀,敲碎季節(jié)的容顏只為在清輝下吐出_抹芬芳;等待,恰若春暖花開前的冬眠,忍受寒風凜冽只為來年的草長鶯飛春滿人間。
請以《學會等待》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題 2
1.王老師經(jīng)常反問自己:怎樣科學設計教學目標?怎樣有效改善教學效果?怎樣提高學生成績?這表明王老師所處的專業(yè)發(fā)展階段是()。
A任教前關注階段
B早期求生存階段
C關注教學情境階段
D關注學生階段
【答案】C。關注教學情境階段的教師,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學崗位上已經(jīng)站穩(wěn)了腳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提高教學工作的質(zhì)量上來,如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關心班集體的建設、關注自己備課是否充分等。題目中的王老師,關注教學效果,關注提高學生成績,表明王老師處于關注教學情境階段。
2.課堂上,東東問馬老師,老師,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藍的呢?馬老師說,你懂什么!聽老師講就行了、你呀,總是打岔,這是不禮貌的,今后不要這樣,這表明馬老師()。
A忽視了學生的階段性
B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
C忽視了學生的不平衡性
D忽視了學生的整體性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的特點。教師只關注了既定的教學安排和教學計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尊重學生是獨立的人,獨特的人,沒有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故正確答案為B。
3.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王老師鼓勵學生參與調(diào)查報告的撰寫和評分規(guī)則的制定,下列與王老師做法不符的是()。
A注重了學生的差別性
B注重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C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
D尊重了學生的能動性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觀。題干中并沒有體現(xiàn)王老師對于學生因材施教,題目是選非題,故答案為A。
4.李老師把作業(yè)從難倒易分成了ABC三類,他在班上特意交代:學優(yōu)生只能做A類作業(yè),中等生只能做B類,學困生只做C類,李老師的做法()。
A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B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C違背了教學相長的原則
D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潛力
【答案】D
【解析】首先教師的做法是錯誤的,故AB排除;其次題干中并未體現(xiàn)教學相長,故答案為D。
5.下列不屬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權限的是()。
A罷免本級人民法院院長
B監(jiān)督本級監(jiān)察委員會工作
C撤銷本級人代會的不適當決議
D罷免上一級人代會的個別代表
【答案】D
【解析】《憲法》第一百零一條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并且有權罷免本級監(jiān)察委員會主任、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第一百零四條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項;監(jiān)督本級人民政府、監(jiān)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shù)臎Q定和命令;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不適當?shù)臎Q議;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罷免和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個別代表。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罷免和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個別代表。題干是縣級,故D不屬于。
6.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顧老師計劃帶他們?nèi)⒂^當?shù)氐目萍拣^,科技館以學生年齡小,人數(shù)多,管理不便為由,婉拒了請求,它的行為()。
A應當改進,科技館應為師生參觀提供便利
B可以理解,科技館并不是專門的教育機構
C值得肯定,科技館應當確保學生的人生安全
D有待商榷,科技館所有的設施應向師生免費開放
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十一條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體育館(場)等社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以及歷史文化古跡和革命紀念館(地),應當對教師、學生實行優(yōu)待,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故選A。
7.小雨7歲了,父母不送他去上學,而是聯(lián)合了幾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自己家對孩子進行教育。對此,下列正確的是()。
A小雨的父母應報當?shù)厝嗣裾畬徍伺鷾?/p>
B小雨的父母應到當?shù)亟逃姓块T備案
C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督促小雨父母改正
D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對小雨的父母予以處分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十八條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小雨父母不送7歲的小雨上學,應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8.為促進教師終身學習,某縣教育行政部門為所有在崗教師提供了每年不低于72學時培訓機會,該縣的做法()。
A正確,保障了教師參加進修培訓的權利
B正確,促進了義務教育經(jīng)費的均衡分配
C錯誤,侵犯了學校自主管理的權利
D錯誤,侵犯了教師帶薪休假的權利
【答案】A
【解析】《教師法》第七條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ǘ⿵氖驴茖W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yè)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fā)表意見;
。ㄈ┲笇W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yè)成績;
。ㄋ模┌磿r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ㄎ澹⿲W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某縣教育行政部門為所有在崗教師提供一定時長的培訓機會保障了教師的進修培訓權。故選A
9.小學生潘某與陳某課間打羽毛球,擊球中,潘某所揮的球拍突然脫手,擊中了一旁觀看的李某,導致其左眼受傷,對于李某的傷害,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的是()。
A潘某監(jiān)護人
B陳某監(jiān)護人
C李某班主任
D李某的學校
【答案】A
【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八條未成年學生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由其監(jiān)護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由于潘某球拍脫手導致李某受傷,主要致害人為小學生潘某,故主要賠償責任由潘某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人承擔。
10.考試前,李老師發(fā)現(xiàn)少了一份試卷,便對學生昭宇說:你基礎太差,參加了考試也不能及格,還是自己看書學習吧!于是把試卷給了其他同學。李老師的做法()。
A錯誤,班主任才有免除學生參加考試的權利
B錯誤,基礎再差的學生也有參加考試的權利
C正確,體現(xiàn)了嚴慈相濟的職業(yè)道德
D正確,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答案】B
【解析】學生具有受教育權,有參加考試的權利,題干中老師的做法是錯誤的,侵犯了參加考試的權利,故選B。
11.梓軒的畫多次在市兒童畫展上獲獎,前段期間,某出版社因修訂地方教材的需要,在未聯(lián)系他的情況下,就用了他的.一幅作品作為插圖,該出版社的做法()。
A合法,教材的編輯和出版屬于社會公益事業(yè)
B合法,出版社使用的是己公開發(fā)表的作品
C不合法,出版社應該實現(xiàn)取得梓軒的授權
D不合法,不應該使選擇未成年作品作為插圖
【答案】C
【解析】知識產(chǎn)權是法律確認人們對其創(chuàng)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專項權利,知識產(chǎn)權中的財產(chǎn)權,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之中的財產(chǎn)權利。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題干中出版社未經(jīng)軒軒允許就使用了他的作品作為插圖,侵犯了軒軒的著作權。故本題選C。
12.思涵受不了繼母的虐待,找到班主任劉老師求助。劉老師當即向王校長匯報。王校長卻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事我們還是別管了!巴跣iL的做法()。
A錯誤,學校應依法履行監(jiān)護責任,保護兒童人身安全
B錯誤,學校應依法履行保護義務,積極采取救助措施
C正確,學校沒有執(zhí)法權限,光憑勸說無濟于事
D正確,學校不是行政機關,無權干預家庭事務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fā)現(xiàn)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題干中王校長知道思涵遭受繼母虐待的事情后,認為不需要管理此做法是錯誤的,應該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告。故本題選B。
13.某小學項老師發(fā)現(xiàn)班上小娟最近情緒低落,上課分心,成績下滑,經(jīng)了解才知道有高年級學生多次欺負她,還不許她告訴別人,項老師的措施不恰當?shù)氖牵ǎ?/p>
A、鼓勵大膽向老師家長求助
B、請求學校對違紀學生言加管教
C、找到欺負小娟的學生進行教育
D、建議學校勸退欺負小娟的學生
【答案】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針對某小學高年級學生欺負低年級學生的情況,學校應予以批評教育,不能開除學生。故本題選D。
14.開學,劉老師在班上進行“班級公約海選“,還推選了“公約管理員“,負責監(jiān)督執(zhí)行情況并反饋,對劉老師的做法,正確的是()。
A會滋長“公約管理員“打小報告的不良習慣,但有利學生自我管理
B推選“公約管理員“不利于學生和睦相處,但尊重了學生主體性
C推選“公約管理員“有違全員參與精神,但體現(xiàn)了班級民主管理
D會增加“公約管理員“的任務,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答案】D
【解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第九條:認真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維護班級良好秩序,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責任意識和集體榮營感營造民主和諧、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指導班委會和團隊工作。題干中,開學伊始,劉老師進行“公約海選及推選“公約管理員“,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集體榮營感。故本題選D。
15.父母在外打工的玲玲和年邁的奶奶住在一起,吳老師得知后經(jīng)常去幫助他們,村民們收到感染,也紛紛伸出援手,下列與該案例體現(xiàn)的教師職業(yè)道德功能相符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B師道立而善人多,樂其友而信其道
C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D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答案】A
【解析】教師勞動具有示范性,以人格化、形象化的方式對社會文明起到示范作用,成為社會各行業(yè)人員學習效仿的楷模,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發(fā)展。題干中吳老師經(jīng)常幫助玲玲,為其他的村民起到了示范作用,成為村民效仿的對象。A意思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們就會遵行:自身不端正,雖發(fā)命令也沒有人聽從。和題干意思相符。故本題選A。
16.剛休完產(chǎn)假張老師回學校上班了,但請的保姆還未到位,這段時間既要看孩子,又要上班,經(jīng)常兩頭顧不上,身心疲憊。張老師需要調(diào)適的角色內(nèi)心沖突是()。
A角色責任與自我價值實現(xiàn)引發(fā)的心理沖突
B角色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引發(fā)的心理沖突
C不同角色責任引發(fā)的行為沖突
D不同角色期望引發(fā)的行為沖突
【答案】C
【解析】教師角色沖突包含校內(nèi)外價值觀沖突;個人的人格需要與角色期望之間的沖突;一個教師承擔兩種或兩種以上角色所產(chǎn)生的沖突:教師個人內(nèi)在的沖突:個人潛能與需要傾向不符而產(chǎn)生的矛盾等等。題干中張老師一方面作為母親,另一方面作為教師,分別承擔兩種不同的角色責任,從而引發(fā)了角色沖突。故本題選C。
17.地球千姿百態(tài)的地貌都是地質(zhì)作用的結果,地質(zhì)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列屬于外力作用導致的是()。
A褶皺
B沙漠
C火山
D斷層
【答案】B
【解析】外力作用能量來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陽輻射能和重力,主要作用要素有溫度、流水、風、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現(xiàn)為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固結成巖、重力作用和化學作用。荒漠中的吹蝕區(qū)中的倍類沉積物,經(jīng)過強勁的風力作用,細粒砂與粉塵被吹掉留下粗大的礫石,成片覆蓋于地面形成的。題干中強調(diào)外力作用導致的是沙漠。ABD屬于內(nèi)力作用引起。故本題選B。
18.公元79年,古羅馬帝國的龐貝城毀于一場火山爆發(fā),由于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對其遺址的考古挖掘,為研究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該火山是()。
A皮納圖博火山
B圣海倫斯火山
C維蘇威火山
D埃特納火山
【答案】C
【解析】維蘇威火山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位于那不勒斯市東南,公元79年的大規(guī)模噴發(fā)。灼熱的火山碎屑流毀滅了當時極為繁華的擁有兩萬多人口的龐貝古城。其他幾個有名的海濱城市如赫庫蘭尼姆、斯塔比亞等也遭到嚴重破壞。直到18世紀中葉,考古學家才把龐貝古城從數(shù)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來。
A項,皮納圖博火山位于菲律賓呂宋島,1991年6月15日的爆炸式大噴發(fā)是20世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噴發(fā)之一,與題干不符。
B項,圣海倫斯火山位于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屬喀斯喀特山脈。歷史上圣海倫斯火山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噴發(fā)是在1802年,且較小規(guī)模的噴發(fā)一直延續(xù)到1857年。與題干不符。
D項,埃特納火山是意大利西西里島東岸的一座活火山,海拔3200米以上,是歐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其噴發(fā)史可以上溯到前1500年。據(jù)文獻記載,埃特納火山已有500多次爆發(fā)歷史,被稱為世界上噴發(fā)次數(shù)最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而最猛烈的爆發(fā)則是在1669年,持續(xù)了4個月之久,滾滾熔巖沖入附近的卡塔尼亞市,使整個城市成為一片火海,2萬人因此而喪生。與題干不符。
19.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蒸汽機出現(xiàn),帶動了一系列的發(fā)明,人們利用蒸汽機在各領域改進生產(chǎn),提高效率,下列()設計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
A瓦特
B富爾頓
C惠特尼
D斯帝芬森
【答案】D
【解析】喬治·斯蒂芬森1781年生于英國一個礦工的家庭,直到18歲還是一個文盲。他不顧人們的嘲笑,和七八歲的孩子坐在一個課堂里,從認字母開始學起。19歲時,他為自己已能夠寫出自己的名字而欣喜不已。到1810年,斯蒂芬森開始著手制造蒸汽機。1814年7月25日,斯蒂芬森自己動手制作的第一臺機車開始運行,取名“布魯克“號。這臺機車有兩個汽缸、一只2.5米長的鍋爐,有凸緣的車輪防止打滑,而鐵軌是平緣的。它可以拉著8節(jié)礦車,載重30噸,以每小時6.4千米的速度前進。
A項,瓦特主要貢獻是發(fā)明了在工業(yè)上得到廣泛應用的蒸汽機。B項,富爾頓是1765年11月14日出生的美國著名工程師,他是輪船的發(fā)明者,1803年制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輪船。C項,哈斯勒·惠特尼,美國數(shù)學家,專長為微分幾何,早年研究圖論。1982年沃爾夫數(shù)學獎得主。與題干不符。
20.公元7世紀后期,晉國和楚國進行了一場戰(zhàn)役,晉軍大敗楚國,從此奠定了晉文公的“霸主“地位,這場戰(zhàn)役是()。
A城濮之戰(zhàn)
B桂陵之戰(zhàn)
C馬陵之戰(zhàn)
D長平之戰(zhàn)
【答案】A
【解析】城濮之戰(zhàn)是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之間進行的一場戰(zhàn)爭,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城濮之戰(zhàn)最終晉國獲勝,奠定了晉文公的“霸主“地位。B項,桂陵之戰(zhàn),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攻擊魏國以援救趙國(即圍魏救趙)的戰(zhàn)役。C項,馬陵之戰(zhàn)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zhàn)例,近代考古顯示戰(zhàn)場位于今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附近(另有大名、鄄城、范縣、濮縣諸說)這次戰(zhàn)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制造假象,誘其就范,使戰(zhàn)局始終居于主動地位。D項,長平之戰(zhàn)秦國軍隊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fā)生的戰(zhàn)爭,最后以趙軍的失敗告終。
21.《喪鐘為誰而鳴》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小說,這部小說是以一場內(nèi)戰(zhàn)為歷史背景的,這次戰(zhàn)爭是()。
A西班牙內(nèi)戰(zhàn)
B墨西哥內(nèi)戰(zhàn)
C美國南北戰(zhàn)爭
D美國玫瑰戰(zhàn)爭
【答案】A
【解析】《喪鐘為誰而鳴》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于1940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美國人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zhàn)爭為題材,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22.下列京劇折子戲不是出自《三國演義》的是()。
A《失空斬》
B《定軍山》
C《宇宙峰》
D《長坂坡》
【答案】C
【解析】《宇宙鋒》是中國戲曲的傳統(tǒng)劇目,講的是秦朝時期的故事。不是出自《三國演義》。
23.下列人物,屬于奧地利作曲家的是()。
A舒曼
B海頓
C貝多芬
D李斯特
【答案】B
【解析】弗朗茨·約瑟夫·海頓,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出生于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chuàng)造精神的作曲家。被譽稱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
A項,羅伯特.舒曼,出生于德國茨維考,畢業(yè)于耶拿大學,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
C項,路德維!し病へ惗喾,出生于德國波恩,畢業(yè)于波恩大學,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D項,李斯特,出生于德國,曾任蒂賓根大學教授,《萊茵報》主編,經(jīng)濟學家。
24.下圖表現(xiàn)的是特色民族舞蹈,這一民族是()。(注:圖片服飾是苗族衣服)
A苗族
B黎族
C傣族
D彝族
【答案】A
【解析】圖中第一人樂器為蘆笙,第三人女子頭戴銀飾,服裝為苗族服飾,蘆笙為苗族節(jié)日特有樂器,故本題選A。B項,黎族特有樂器為獨木鼓,與圖中不符。C項,傣族特有樂器為葫蘆絲,傣族婦女上著各色緊身衣,外罩緊無領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統(tǒng)裙,長及腳面,并用精美的銀質(zhì)腰帶束裙。與圖中不符。D項,彝族也有樂器為巴烏,彝族男女都外著“察爾瓦“和彼氈!安鞝柾摺耙兔巴呃靶嗡婆L,用攆制的粗羊毛線織布縫制而成,與圖中不符。
25.某年級學生的學期語文成績由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nèi)糠纸M成,三部分的權重是:2:3: 5,某一學生平時成績?yōu)?5分,期中成績?yōu)?8分,期末成績?yōu)?4分,則該生語文成績?yōu)椋ǎ?/p>
A 82.3
B 82. 4
C 83. 3
D 83. 4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加權平均數(shù)。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nèi)糠謾嘀匕?:3:5分配,所以該生語文成績的計算為85 ×0.2+78 ×0.3+84 ×0.5=82.4。故本題選B。
26.如Excel所示,C3:C8區(qū)域內(nèi)每個單元格都保存著一個數(shù)值,則C9單元格函數(shù)“=COUNT(C3:C8)“的數(shù)值為()。
A 33
B 32
C 8
D 6
【答案】D
【解析】COUNT (Range)是統(tǒng)計函數(shù),主要功能是返回包含數(shù)字以及包含參數(shù)列表中的數(shù)字的單元格的個數(shù),Range是要統(tǒng)計的單元格區(qū)域,COUNT(C3:C8)計算的是C3到C8中有數(shù)值的單元格的數(shù)量,共計6個。故本題選D。
27.在Excel中,在單元格輸入的數(shù)據(jù)前加“ ’ “,則該單元格的格式()。
A時間類型
B數(shù)值
C日期
D字符
【答案】D
【解析】單元格數(shù)據(jù)前面加上單引號會將數(shù)據(jù)變成文本,屬于字符類型。
28.下列與“軍人一一醫(yī)生“的邏輯關系不同的是()。
A學生一團員
B導演一演員
C校長一家長
D丈夫一妻子
【答案】D
【解析】軍人和醫(yī)生有交集,比如軍醫(yī)。選項中只有丈夫和妻子不能產(chǎn)生交集,故D為正確答案。
29.按圖形邏輯,填入最恰當?shù)氖牵ǎ?/p>
【答案】C
【解析】題干中的圖形由三部分組成,外圈和中圈圖形完全一致,且有兩條公共邊,內(nèi)圈是一個圓形,不與外圈和中圈相交。觀察選項,只有C項符合此規(guī)律。故本題選C。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教學“比較分數(shù)大小“的內(nèi)容,羅老師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同學們能夠用不同的方法來解題。
大多數(shù)用了通分法和化小數(shù)法解題,但有幾個做錯了,由于粗心。羅老師在小鵬作業(yè)本上寫“用化小數(shù)法,不錯!再細心點就好了!
少數(shù)的用了畫圖法和估算法,且都對了,小萌也是,但圖畫得不規(guī)范,羅老師在她的作業(yè)本上寫:字跡清秀,頁面整潔,如果餅圖畫得規(guī)范些就好了。
還發(fā)現(xiàn)一個“特例“,數(shù)學成績一直不理想的小濤,在比較分數(shù)4/5和2/3大小時,用了化同分子的方法,于是在他的作業(yè)本上寫:解法獨特,希望不斷閃爍智慧火花。
第二天上課,羅老師分類點評并講解。拿到作業(yè)本后小濤看到評語很高興,并主動找老師。羅老師再次肯定了他勤于思考的品質(zhì)。
漸漸小濤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還當上了數(shù)學課代表。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羅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答案】
材料中,羅教師的做法是正確的,符合“以人文本“的學生觀的要求,值得學習和發(fā)揚。
首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個體。教師需要樹立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活動過程中。材料中,小濤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題,羅老師及時肯定小濤勤于思考的品質(zhì),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說明羅老師把學生看作是獨立意義的主體。
其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教師要把學生作為發(fā)展中的人來對待,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材料中,羅老師肯定小愛的獨特思維,表揚小萌自己清秀等,沒有因為學生的不足而批評,說明羅老師看到了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
最后,“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耙匀藶楸尽暗膶W生觀,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更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羅老師點評作業(yè)時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點評,并對答錯的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說明羅老師看到了學生的差異,進行了因材施教。
總之,林老師的做法堅持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值得發(fā)揚和學習。
31.材料:
已畢業(yè)多年的學生寫給于老師的信:
小學一到三年級,老師眼里十足的差生,座位安排在角落,老師不提問,好學生不和我玩,只有淘氣學生和我玩。
四年級您成為了我的班主任,不時地將目光停留在我身上,雖然只是片刻,卻讓我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暖意。
有一天我被叫到辦公室,讓我坐在椅子上,受寵若驚,對我說升旗需要四個擴旗手,看你個子高,很適合,要認真對待。頓時我心中一股暖流。
開旗當天,師生萬眾矚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發(fā)誓不能再混日子,要好好回報您,認真聽課,不斷鼓勵我,與我父母聯(lián)系,于是學習步入正軌。
真心感謝您,擴旗手經(jīng)歷給我溫暖、自信,受益終身。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評析材料中于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答案】
材料中,于老師的教育行為符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值得肯定和學習。
首先,于老師做到了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材料中,老師時不時將眼光停留在“我“身上,說明于老師有關注到“我“,說明于老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體現(xiàn)了于老師做到了關愛學生的師德規(guī)范。
其次,于老師做到了教書育人。教書育人要求教師遵循教育規(guī)律,實施素質(zhì)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于老師循循善誘,讓“我“當升旗手,看到“我“個子高,適合當升旗手,做到了因材施教,體現(xiàn)了于老師做到了教書育人的師德規(guī)范。
最后,于老師做到了愛崗敬業(yè)。愛崗敬業(yè)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yè),志存高遠,勤懇敬業(yè),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材料中,“我“是一個差生,從未放棄過“我“,不斷鼓勵“我“,還經(jīng)常和“我“父母聯(lián)系,告訴他們“我“的進步,這體現(xiàn)了于老師尊重家長,共同促進我進步。于老師做到了愛崗敬業(yè)的師德規(guī)范。
總之,于老師的教育行為符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32.材料:
就中國古人對詩、禮、樂的理解看,我們很難分清它到底是屬于美學還是倫理學的問題。
比如,詩或《詩經(jīng)》作為文學形式,它的基本價值在于審美和情感表達,是美學的,但自孔子時代始,其道德、政治喻義被歷代經(jīng)學家進行了無限發(fā)揮,《詩經(jīng)》因此幾乎成為社會風教和政教讀本。與此一致,禮主要涉及道德倫理問題,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為的雅化和群體活動的儀式化,則是審美的;樂是中國社會早期對詩、樂、舞等藝術形式的統(tǒng)稱,其審美和藝術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預示的心性、社會乃至天地人神的整體和諧,卻指向倫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說,雖然按照現(xiàn)代學科劃分,美與善或者美學與道德之間存在分界,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論述中,兩者卻是混融的,其一體性要遠遠大于分離性。
但是,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美與善或美與德之間仍然存在差異。比如在《論語·八佾》中,孔子評價上古樂舞《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則“盡美矣,又盡善也“。這一方面說明美與善不可相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則說明善必然是從美出發(fā)的善,美對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發(fā)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來,中國儒家向來主張以審美教育涵養(yǎng)道德教育,即以美儲善。像在《論語·泰伯》中,孔子將人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即“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其中,一個人在幼年時代之所以要讀詩,根本原因在于詩描繪的是人間的美好事物,詩的吟誦和學習能夠興發(fā)人性中美好的側面,而這種人性的美好就是善。此后對于禮樂的修習,則同樣是將道德行為與心性和諧置于美的浸潤和環(huán)繞之中。據(jù)此,所謂以美儲善,就是通過美對善的滲透和包容,使美成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中國傳統(tǒng)儒家強調(diào)美對善的生成和涵養(yǎng)作用,同時也強調(diào)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們相信,人的內(nèi)在道德品質(zhì)與外在形貌具有一體關系,良善的本性總會以美的形象向外顯現(xiàn)。孟子曾講,觀察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因為眼睛作為心靈的窗口,既不能掩飾其內(nèi)在的人性之忍,也不能抑制他的道德之善。一個有德的人,只要“仁義禮智根于心“,就會“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使人的形貌成為道德的表象形式;谶@種看法,孟子認為涵養(yǎng)內(nèi)在的“浩然之氣“是培有君子之德的要務,被這種道德化的浩然之氣充盈的狀態(tài)就是美的狀態(tài),由此顯現(xiàn)的形象的光輝就是崇高。據(jù)此可以看到,對于中國傳統(tǒng)儒家來講,美不僅在源發(fā)意義上成為人性向善生成的內(nèi)部動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
在中國古代,美一方面涵養(yǎng)道德,另一方面引領道德;它在個體層面涉及“以美立人“問題,在國家層面涉及“以美立國“問題。一種美德共濟、美善相樂的雅化國風正是借此得以形成。在美與德的關系上,中國傳統(tǒng)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藝術作為國家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原因無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礎。如《禮記.樂記》講:“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fā)外,唯樂不可以為偽。“
也就是說,人生在世,天然地追求快樂,詩、歌、樂、舞是快樂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引發(fā)的道德必然是有深邃人性根基的道德。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對其人民進行詩教和樂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藝術對人性之善的發(fā)蒙、滋養(yǎng)和化育作用。這是一種以“情深“為基礎的“文明“,是由“和順積中“而自然達成的“英華外發(fā)“。這種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現(xiàn)。比如,美的內(nèi)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條化,人對美的順向接受可以緩解道德對人性的壓力,美與德的貫通則可以解決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異化的風險。從中國歷史看,由儒家確立的社會道德原則和倫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縱貫數(shù)千年的生命力,關鍵在于它借助美和藝術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礎,活化了社會倫理秩序,軟化了諸多人倫規(guī)則的機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蛘哒f,種審美化和藝術化的道德,必然是人性化、人情化的道德,也必然是人更樂于認同并能夠恒久持守的道德。認清這一點,有助于更深刻地體認美育之于中國當代學校乃至國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于為國家道德建設開啟出一條更趨行穩(wěn)致遠的道路。
(摘編自劉成紀《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美“與“德“》)
問題:
。1)在傳統(tǒng)儒家看來,“美“與“德“的一體性體現(xiàn)在哪?根據(jù)文章簡要概括。(4分)
。2)以美有德的方式有何特點和效果?概括文章。(10分)
32.【參考答案】
。1)①詩或《詩經(jīng)》作為文學形式,它的基本價值在于審美和情感表達,是美學的,但自孔子時代始,其道德、政治喻義被歷代經(jīng)學家進行了無限發(fā)揮,《詩經(jīng)》因此幾乎成為社會風教和政教讀本。
、诙Y主要涉及道德倫理問題,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為的雅化和群體活動的儀式化,則是審美的。
、蹣肥侵袊鐣缙趯υ、樂、舞等藝術形式的統(tǒng)稱,其審美和藝術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預示的心性、社會乃至天地人神的整體和諧,卻指向倫理性的至善理想。
(2)特點∶①美和藝術對人性之善的發(fā)蒙、滋養(yǎng)和化育作用。②美和藝術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礎,活化了社會倫理秩序,軟化了諸多人倫規(guī)則的機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
效果∶①以美育德是以“情深“為基礎的“文明“,是由“和順積中“而自然達成的“英華外發(fā)“。這種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現(xiàn)。②美的內(nèi)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條化,人對美的順向接受可以緩解道德對人性的壓力,美與德的貫通則可以解決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異化的風險。③有助于更深刻地體認美育之于中國當代學校乃至國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于為國家道德建設開啟出一條更趨行穩(wěn)致遠的道路。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19年8月9日,華為發(fā)布了其自研的鴻蒙操作系統(tǒng),“鴻蒙”來源于上古傳說,是盤古開天地之前的混沌元氣。其實,這之前華為發(fā)布的多款產(chǎn)品的命名也同樣來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手機處理器領域的“麒麟”、手機基帶領域的“巴龍”等等。當然,不光華為,近年來,多個領域都出現(xiàn)了類似的命名,比如航天領域的“天宮”“嫦娥”“墨子”“悟空”,汽車領域比亞迪的“唐”“宋”“元”系列車型的車標……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題】相關文章: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題08-24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題05-26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zhì)考試模擬題08-04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全真模擬題08-24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全真模擬題答案06-07